当标普500指数突破5500点再创历史新高,纳斯达克在AI浪潮推动下年内暴涨18%之际,市场情绪监测仪却亮起刺眼的红灯。CNN恐惧贪婪指数飙升至79点“极度贪婪”区域,多项指标显示投资者正陷入非理性亢奋。这场由科技巨头领衔的资本盛宴,是否已演变成一场危险的悬崖派对?
当前市场情绪已进入危险区间,多项量化指标同步发出预警:
期权市场疯狂押注: 美股看跌看涨期权比率(Put/Call Ratio)跌至0.43的近三年低点,散户单日看涨期权交易量屡破纪录,零日期权占比超50%
散户杠杆率飙升: 保证金债务规模突破8500亿美元,较去年低点激增30%,逼近2021年泡沫峰值
“恐惧指数”失灵: 尽管股指频创新高,VIX恐慌指数却反常地持续低于12,市场波动预期被严重低估
估值泡沫化: 标普500远期市盈率达21.5倍,超过过去十年90%分位;纳指100市盈率突破31倍,AI概念股Nvidia市盈率高达75倍
资金集中度创纪录: “美股七巨头”占标普500总市值超30%,贡献年内指数涨幅的85%
这场集体狂欢背后,三大力量正为市场注入危险激素:
1. 美联储的“宽松幻觉”绑架市场
尽管通胀顽固、降息预期从年初7次缩水至2次,投资者却坚信“美联储看跌期权”必然托底。利率期货显示,交易员押注9月降息概率仍高达80%,政策依赖症扭曲风险定价。
2. AI叙事下的盈利预期透支
AI产业链股票估值已计入未来5年盈利翻倍的预期。然而:
芯片巨头资本开支增速开始放缓
AI应用落地进度不及预期
企业IT预算增长仅3.5%,难以支撑算力需求爆发
3. 系统性风险被技术性上涨掩盖
商业地产坏账潮蔓延(中小银行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升至6.1%)
消费者储蓄耗尽(储蓄率跌至3.2%的16个月新低)
企业偿债能力恶化(高收益债违约率从2.3%升至4.1%)
市场贪婪峰值往往对应行情拐点,历史教训触目惊心:
2021年11月: 贪婪指数达79点后,美股开启长达14个月的熊市,纳指暴跌36%
2018年1月: 贪婪值触顶后,VIX单日暴涨115%,标普单周重挫10%
2007年10月: 贪婪区间持续三个月后,金融危机爆发
当前情景与历史转折点高度相似:
内部脆弱性积聚(企业盈利增速放缓至3.2%)
外部催化剂潜伏(地缘冲突、大选变数)
流动性边际收紧(QT每月缩表950亿美元)
当CNN恐惧贪婪指数在79点的红灯区闪烁,当散户杠杆买入创纪录的看涨期权,当基金经理现金仓位降至4%的历史低位——这些不是牛市的勋章,而是悬挂在资本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历史从不重复,但总是押韵。每一次“这次不一样”的宣言,最终都被证明是掩耳盗铃的自我麻醉。 真正的投资智慧,是在众人高呼“永久繁荣”时听见裂缝蔓延的声响,是在盛宴狂欢中嗅到危险逼近的气息。
当市场集体患上“风险失明症”时,保持适度现金、增持防御资产、控制杠杆敞口,远比追逐最后的涨幅更为重要。毕竟在金融市场的悬崖边,后退一步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存自由。
Contact With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