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Information Center

当前位置:
TMGM官网:特朗普怒斥普京“说胡话”,周一涉俄“重大声明”引全球屏息

白宫内阁会议室的空气骤然凝固,当被问及对普京的看法时,这位以“交易艺术”自傲的总统突然抬高声调,爆出了那个未经删减的英文脏话。

普京对我们说了很多胡话(bullsh*t)”,特朗普在7月8日的白宫内阁会议上情绪爆发,“他态度一直很好,但结果毫无意义。”这番罕见的粗俗外交表达,将美俄间持续半年的外交僵局公之于众。

三天后,特朗普在接受NBC电话采访时抛下更重筹码:“我想我会在下周一就俄罗斯问题发表一份重大声明。”7月14日的这份声明悬而未决,全球外交界屏息以待。

与此同时,特朗普宣布了一项军援乌克兰的新方案:美国将武器运往北约,北约则“100%支付这些武器的费用”后再转交乌克兰。这种“借道北约”的策略巧妙地将财政负担转移给盟国,同时维持对乌支持的表象。


01 情绪爆发:从亲密盟友到粗口相向的外交僵局

特朗普的愤怒并非一日形成。7月3日,他与普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通话,但事后向媒体抱怨:“通话持续很长时间,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。”这种挫败感在五天后白宫内阁会议上集中爆发,形成了那段引发全球关注的外交失态。

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冷静克制。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特朗普飙脏话次日表示,俄方对特朗普的言论相当“平静”,因为其以使用强硬言辞而闻名。但他同时警告,向乌克兰运送武器“只会延长冲突”,美国的制裁是“非法的,对俄美两国企业都有损害”。

这场外交风波背后是特朗普竞选承诺的彻底破产。去年大选期间,特朗普曾豪言“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”,但执政半年后,战场局势反而恶化。据联合国数据,冲突已造成超15万人死亡,400万人流离失所。

02 “重大声明”倒计时:制裁法案与北约新策略的战略布局

在宣布下周一的“重大声明”时,特朗普特别提到一项“极具杀伤力的制裁法案”。这项由其盟友格雷厄姆提出的法案计划对购买俄罗斯石油、天然气、铀和其他出口产品的国家征收高达500%关税,并对支持俄能源生产的外国公司实施次级制裁。

特朗普在采访中强调:“是否启用这项法案由我决定”,“他们会通过这项法案,但最终是否执行由总统决定。”这种模糊表态为谈判留下回旋余地。

军援策略的转变同样值得关注。特朗普宣布:“我们正将武器运往北约,而北约会100%支付这些武器的费用。我们先送到北约,然后由北约提供给乌克兰。”这种模式将美国从直接的财政负担中解脱出来,同时维持对乌克兰的支持。

当被问及此前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单方面暂停对乌军援一事,特朗普却声称“自己并不清楚”。这种矛盾表态暴露了美国内部对俄乌冲突的战略分歧。

03 外交暗流:鲁比奥与拉夫罗夫的50分钟博弈

在特朗普宣布“重大声明”的同一天,美俄外交高层在吉隆坡展开了一场关键接触。7月10日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约50分钟的会谈,这是两人自今年2月沙特会晤后的首次面对面交流。

鲁比奥在会后表示,他向拉夫罗夫转达了特朗普对和平谈判陷入僵局的“失望和不满”,并强调美方希望看到一份关于如何结束冲突的路线图。拉夫罗夫则在会谈中提出一些关于解决冲突的“新想法”。

俄罗斯外交部在会谈后的声明中表示,双方“具体、坦诚地交换了意见”,两国重申致力于和平解决冲突,希望恢复俄美经济和人文合作,并通过恢复直航等方式促进俄美社会间的畅通联系。

这场外交接触发生在重大声明前夕,为可能的政策转向埋下伏笔。双方都强调“实现俄美双边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必要性”,但乌克兰问题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。

04 态度剧变:从“交易艺术”到强硬路线的深层转向

特朗普对俄态度的转变令人侧目。今年1月就任之初,他曾私下告诉盟友“不认为制裁能有效遏制普京”,并公开表示普京应对制裁很“专业”。今年5月与德国总理默茨会晤时,特朗普还批评对俄制裁法案“太严厉”。

转变背后是多重压力的交织。俄罗斯在谈判中立场异常强硬,坚持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必须归属俄罗斯,要求乌克兰非军事化并承诺不加入北约。同时,俄罗斯近期加强了军事攻势,乌方情报显示俄在乌北部和东部边境集结了16万大军,预示可能发动大规模攻势。

国内政治压力同样不可忽视。特朗普的支持率已下滑至42%,创就任以来新低。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,保守派对其“对俄软弱”的批评日益强烈。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7月8日表示,立法者对制裁法案“兴趣浓厚”,暗示可能很快提交表决。

05 全球棋局:能源、市场与多边关系的地缘震荡

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已引发全球市场连锁反应。7月9日,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95美元,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。欧洲国家担忧美国对俄制裁升级将导致能源供应短缺,德法等国已开始重启煤电厂。

俄罗斯则展示了其经济韧性。尽管面临西方制裁,俄能源出口收入在2025年仍同比增长18%,卢布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85卢布左右。中俄能源合作持续深化,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已突破380亿立方米,部分对冲了西方制裁影响。

这场博弈还牵动全球安全格局。6月,以色列与伊朗爆发“十二天战争”,特朗普虽通过军事威慑促成停火,但伊朗仍坚持发展核计划。若俄乌冲突与中东危机形成联动,全球安全形势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。

对乌克兰而言,美国的政策摇摆使其陷入战略困境。乌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国际社会“保持团结”,但西方军援的不可预测性让基辅担忧“被抛弃”。据乌克兰国防部数据,乌军日均消耗弹药量达5000发,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足需求的30%


在吉隆坡的会面中,拉夫罗夫与鲁比奥握手道别,50分钟的会谈未能打破僵局。当被问及特朗普的“重大声明”时,拉夫罗夫只是微微一笑,转身走进夜色中。

与此同时,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里,官员们正在紧急核算账单。特朗普设计的“北约支付、美国供货”模式虽减轻了美国财政负担,却将压力转嫁给欧洲盟国。

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暂时放下对贸易战的担忧,将目光投向即将到来的声明。市场的敏感神经如同原油价格般起伏不定,而普京的冷静与俄罗斯经济的韧性则提醒世界:在地缘政治的棋局上,强硬言辞远不及战略定力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