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Information Center

当前位置:
TMGM官网:特朗普关税令震动全球:“亲爱的日本,你们要付25%汽车关税”

全球AI热潮下,台积电的晶圆正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“新原油”,而这家芯片制造巨头刚刚交出了史上最亮眼的季度成绩单。

2025年7月17日,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发布第二季度财报,净利润同比飙升60.7%,达到3982.7亿新台币(约972.6亿元人民币)。

这一数字远超市场预期的3764.2亿新台币,创下历史新高。同时公司宣布上调全年增长预期,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增长约30%,显著高于此前预测的“增长近20%区间中间”的指引。


01 业绩全面爆发,盈利能力持续领先

台积电本季度业绩呈现全方位增长态势。合并营收达9337.9亿新台币(约2280.4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38.6%,环比增长11.3%。

以美元计价,业绩表现更为亮眼:营收达300.7亿美元,同比增长44.4%,环比增长17.8%。

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处于行业顶尖水平。第二季度毛利率达58.6%,营业利润率49.6%,净利润率42.7%。这些数字在制造业中实属罕见,凸显了台积电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定价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。

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5.36元新台币(每单位美国存托凭证2.47美元),同比增长60.7%。

02 先进制程主导,3纳米技术快速崛起

台积电的技术领先优势在财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二季度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贡献了晶圆总营收的74%,较上季度进一步提升。

具体来看:5纳米制程占比36%,3纳米制程出货量占总营收比例已达24%,7纳米制程占14%。

3纳米和5纳米制程合计占比达到60%,成为公司营收的主力军。这些先进制程主要用于生产人工智能芯片、高端智能手机处理器和数据中心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,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利润溢价。

台积电在技术路线图上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。其2纳米制程将于下半年进入量产,初期产能已被英伟达、苹果预订80%。

03 AI芯片与苹果新机,双引擎驱动增长

本季度业绩爆发的核心驱动力来自AI芯片需求的爆发式增长。英伟达GB300 AI芯片采用台积电3纳米制程,单颗硅含量较前代提升40%,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。

GB300作为英伟达下一代AI推理核心,其最高阶版本连接72颗Blackwell Ultra GPU与36颗安谋架构Grace CPU,AI效能比前代提升1.5倍

另一增长引擎是苹果iPhone 17系列新机备货潮。iPhone 17首次搭载端侧AI功能,处理器升级至3纳米制程,单台硅含量增长25%。

供应链数据显示,iPhone 17备货量约9500万部,较上代提升10%。苹果不仅是台积电3纳米最大客户,更将成为2纳米首发客户。

04 上调全年预期,市场信心高涨

基于当前强劲的订单需求,台积电将2025年销售增长预期上调至30%左右,显著高于此前预测。公司同时维持全年资本支出380亿至420亿美元的计划。

市场反应极为积极。期权市场押注其股价将继续上涨,对冲下跌风险的成本降至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
股价表现方面,台积电台股自4月低点已上涨44%,其美国存托凭证同期上涨近70%,达到历史新高。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其主要客户英伟达股价的反弹,以及全球投资者对其在芯片行业关键作用的认知增加。

分析师平均预期未来一年台积电台股股价仍有11%的上涨空间。摩根士丹利给出1288元新台币目标价,隐含17.6%的上行空间,并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

05 未来挑战与战略布局

尽管业绩亮眼,台积电仍面临多重挑战。新台币升值可能使第二季度毛利率减少2至3个百分点。公司全年毛利率可能从原本的58%下修至55%。

美国6%的进口关税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。不过分析师认为,台积电的技术不可替代性将弱化关税冲击。

在产能布局方面,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总规模已提升至1650亿美元。将建设三座晶圆厂、两座先进封测厂及一座研发中心,巩固其全球供应链战略地位。

台积电将在今日召开法说会,市场关注点包括:3纳米产能扩充进度与2026年2纳米客户导入计划;美元计价营收对冲新台币升值的策略;以及CoWoS先进封装产能年增长目标。


随着今日法说会的召开,台积电管理层将直面投资者关于未来增长的尖锐提问。这家芯片巨头正站在技术与商业的交叉点:一边是AI狂潮带来的无尽订单,另一边是新台币升值和地缘政治风险构成的利润压力。

台积电台股自4月低点已飙升44%,美国存托凭证同期暴涨近70%,期权市场对冲成本降至1月以来最低水平。分析师预期未来一年仍有11%的上涨空间,而摩根士丹利给出的1288元新台币目标价则暗示着近18%的潜在涨幅。